http://www.lzgydljs.com/ 2020-06-02 閱讀數:392
在所有人的印象之中,雞尾酒仿佛是西方的產物,但說起雞尾酒的歷史淵源,蘇東坡不得不提,其中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。
當年蘇東坡惹朝廷不滿,被發(fā)放到黃州務農,工資停了,獎金沒了,津貼更不用說。他又不會經商,沒有來錢的地方,全靠幾十畝薄地養(yǎng)活家小,秋收冬種,春耕夏鋤,可是家里面卻不缺好酒。
那些好酒當然不是他花錢買的,他買不起;也不是行賄者送的,因為他已不是領導,別人犯不著巴結他;更不是他自己釀的,因為蘇東坡雖然懂酒,但不會釀酒。他曾經異想天開,用糯米摻蜂蜜來釀酒,以為釀出來肯定很甜,誰知蜂蜜腐敗變酸,糯米長滿綠毛,成品酒五彩斑斕,好像夕陽下的臭水溝。他不甘心,大著膽子嘗了一口,把腸胃喝壞了,拉稀拉到腿肚子打顫(參見《避暑錄話》)。
那么蘇軾是從哪兒弄來的好酒呢?還是別人送的。他是大文豪,文章和詩詞馳名天下,好多人仰慕他,所以送酒給他喝,包括黃州周邊四五個地市的領導,都把各自轄區(qū)內有名的好酒寄到他家里去。
蘇軾是很愛喝酒的,可惜量太小。“飲酒終日,不過五合”(參見《書東皋子傳后》);ㄒ惶鞎r間去喝,只能干掉半升(五合為半升,宋朝半升約三百毫升),多相當于一瓶啤酒。領導們前前后后給他送了幾十斤好酒,他只喝了幾斤,剩下的不舍得賣掉,就在屋里攢著。
他家北墻根兒一長溜酒壇子,每個壇子里都裝著大半壇名酒。到了夏天,壇子密封不好,蒼蠅蚊子亂飛,蘇軾怕酒壞掉,找了一個大缸,把那些剩酒統統倒進去,蓋上蓋子,封上黃泥,什么時候來了客人,就從缸里舀酒待客。蘇東坡在黃州時給自己蓋過三間簡易房,房間四壁畫滿雪景,美其名日“雪堂”,那一缸混合酒就存放在雪堂里,故此老蘇為它取名“雪堂義樽”。
其實蘇軾應該順手從雞尾巴上拔根毛,“嘩啦嘩啦”把酒攪勻,然后改名“雞尾酒”。因為我們知道,大約要到七百年后,紐約某酒館一個名叫貝特西·弗拉納根的服務員把幾種剩酒倒進一個大容器里,冒充新酒給客人喝,結果雞尾酒就橫空出世了。
蘇東坡與雞尾酒這些雖是笑談,但看一看了解一下蘇東坡先生與酒之間的淵源還是極好的。(來源:酒志網)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!
提示:留言后企業(yè)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!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了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,請來信或來電告之,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